精益生产咨询管理

如何从无序管理走向精益生产管理?

发布日期:2019-06-15 作者: 点击:

 如何从无序管理走向精益生产管理?早在多年前很多企业就开始引入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和实践,比如开展精益生产管理理论培训,选拔核心生产队伍到成熟企业参观学习,在生产现场推广精益生产管理的基本工具和制度,在企业内部建设精益生产管理学院,聘请国内外精益专家担任生产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等。


生产精益管理


然而,据经验和观察结果显示,许多在中国市场运营的企业(不仅是国内企业,也包括很多外资企业)到目前为止在推行精益生产方面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它们的精益生产推广过程障碍重重,反反复复,雷声大雨点小,以致于有些企业管理人员甚至开始怀疑精益生产管理是否适合中国。


我们观察到的普遍挫折包括:


中层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对精益生产敷衍了事;


行动看得见,但是改善效果无从衡量,无法确定投入产出比;


生产部门得不到其它部门的配合,微观环境阻碍精益方法落地;


一线工人未能从改善中见到好处,习惯于按照以往的经验做事;


对精益要素的理解和对工具的应用准确,短期见效快,但无法长期持续;


为推行精益生产而形成新的庞大组织和团队,反而导致总体效率降低,得不偿失;


为了精益而精益,生搬硬套精益工具和方法,而未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良;


企业在精益生产推广过程中遇到上述种种问题,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制造业当前所处发展阶段和企业特定生产环境的原因。但导致精益生产推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更为根本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从系统、务实的角度来理解和落实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组织能力


精益生产管理的精髓并不是僵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成工具、方法和套路,而是企业生产系统不断创新和持续改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各个层级乃至每一个人的参与,因此精益生产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组织能力。只有当精益的原则和方法内化为组织能力,企业才能从容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并实现自我完善。


为了更好地理解精益生产管理,我们首先来了解精益生产管理需要帮助制造企业生产负责人回答的问题:


如何保证工厂的生产安全?


如何发挥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动性?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的运营表现是否和客户的要求一致?


如何降低一线工人的流失率并提升士气?


我们是否有效地实现了跨部门的协同效应?


如何改善零部件、在制品和制成品的库存管理?


我们的工厂是否在持续有效地推动成本、质量以及交付的改善?


在原材料等要素的成本不断上涨的形势下,如何维持和改善毛利率?


上述问题都是企业生产负责人日常关心的重要问题。企业需要围绕这些问题搭建精益生产的管理内容和机制。


精益生产管理原则


通过汲取大量历史经验,精益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比如消除浪费、柔性、零缺陷、标准化等。这些原则又可以分为总原则、操作层原则、可持续原则三大类。虽然这些原则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及特定的生产环境对原则的内涵诠释、优先顺序、组合等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整。


例如,生产柔性对于汽车制造行业非常重要,但在大批量标准化的电子制造行业中,生产柔性的重要程度就会降低很多,而僵化的专用生产线反而更加有助于提高质量和效率。又比如,员工授权对于工人经验丰富且队伍稳定的企业非常有效,但是在员工流失率较高的企业中,员工授权的内涵需要作出重大调整。对于后一类企业而言,让员工严格遵守操作指令也许是更好的办法,而不能将改善操作和运营的重任交给经验不多且尽职度不高的一线人员。


生产原则是企业进行生产管理的最高纲领。一旦确定,生产原则就会对日常的生产管理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比如,一个在制品库存高企的公司在确定以“流程导向”作为生产原则之后,其生产部门的关注重点就应是工厂整体产出的优化,而非某个车间某条生产线的独立产出有多高。这就要求公司持续识别和改善生产端到端的瓶颈工序,尽可能降低中间环节的在制品库存,并对车间和人员的评价指标进行调整。


精益生产管理八要素


精益要素包含精益生产理论中常见的八大要素,包括:可视化管理、标准作业、物料搬运、设备管理、标准组织、质量管理、产品工艺以及安全健康环保。精益要素大致勾勒出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各个方面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这些都是一般性的方法指导。为了使这些工具和方法在特定企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根据企业的生产内容和生产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形成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以质量管理中的质量门工具为例,这一工具的根本作用是尽早发现缺陷并阻止缺陷在不同工序工位之间的溢出。在车间管理中,质量门会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比如:


质量问题如何进行追溯?


质量门设置在什么地方?


每个质量门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质量门数据如何进行搜集和反馈?


由谁来负责质量门的设置(生产还是质量)?


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如何解决,由谁来负责解决?


当质量门检查到问题后如何处理?什么情况下需要停线?谁有权停线?


质量门在企业整体质量管理闭环中的角色是什么?质量门如何与其它工具相结合?


管理文化需要结合企业的精益生产原则以及精益要素中的具体管理机制设计,识别出企业所期望的行为,并将这些行为与当前企业文化中所存在的各种默认行为进行比较,从而认定哪些行为需要被禁止、哪些行为需要受到鼓励以及需要加强哪些行为。具体行为的改变需要企业管理层以身作则并深度参与。


企业管理层还应通过对日常细微行为进行及时激励来逐步实现向企业期望行为的转换。这一过程通常较为漫长并需要很大的耐心。许多企业往往由于在此过程中出现反复而选择放弃,最终导致管理文化转型的失败。


组织和职责设计必须从支持一线工人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生产作业这一基本目的出发。因此,我们首先建议在组织设计上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先定义工位层级组织和职责,然后是班组和产线,最后再是车间组织。其次,企业在生产组织设计中需要处理好各种支持辅助职能与生产核心职能之间的关系。所有职能都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要突出其服务意识。切忌为了监督和监控某些职责而设定一些不增值的机构,或者形成监控职能的官僚主义,最终导致生产职能缺乏积极性,而支持辅助职能又不能产生实际价值的局面。第三,要防止出现管理幅度过大和层级过多的问题。


绩效指标设计首先需要与组织和职责设计相结合,通过绩效指标来促进组织和职责设计的充分落实。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将远远超越考核对象职责的指标纳入考核之中。


其次,考核指标要将结果和行为结合在一起,不仅要看到结果,还要看到达成结果的方式。这是因为结果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只有通过正确的行为达成的正确结果才具备可复制性。


另外,企业需要根据中层人员的实际需求以及对他们的评估结果来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将对中层人员的培养和发展纳入其直接领导的考核之中,使上级对下级的培养实现制度化。企业需要通过管理要素的设计将前两个维度中的生产原则和精益要素进行内化,使各级管理人员有动力有能力去落实精益原则和精益要素,最终使精益改善得以固化和持续,从文化和行为上实现生产管理的转型。这是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重要工作。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中国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灵活运用精益原则,推动精益要素与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找到切合实际的生产管理转型之路。我们相信,中国制造在未来会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本文网址:http://www.lmcc-sz.com/news/553.html

关键词: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管理咨询

最近浏览: